查看原文
其他

“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不能再拖国家的后腿了 | 社会科学报

程洁 庄泽枫 社会科学报 2019-12-12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特别策划

就在2017年接近尾声的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高票通过,法案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第一部文化立法,具有里程碑意义。“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已经成为华夏大地一道风景的全民阅读,迎来了多元化时代的新起点、新征程。

原文:《书香中国:全民阅读走进新时代

作者:本报记者 程洁 实习记者 庄泽枫


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伴随着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全民阅读活动也进入了新时代。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历史性地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到十九大报告中所写的“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犹如春风化雨,内化为我们发展的精神动力。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一个国家养成全民阅读习惯非常重要,而这与公共图书馆普及密不可分”。新近通过并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彰显了文化自信,体现了时代精神。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政府参事吴建中指出,新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法》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制度优势。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在实践中产生的创新成果和成功经验以法的形式固化了下来。

  


各地也积极推出落地政策、法规,保障全民阅读工作的实施与推进,因此,从国家到地方,“书香城市”“阅读节”等各类公益项目创新推出,图书展会层出不穷。2017年,全国所有省(区、市)均开展了全民阅读活动,400多个城市常设读书节、读书月。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世界读书日”期间,全国共开展了1.3万多场群众性阅读活动,直接参与人数达6000万人次,覆盖人群近8亿。

  

中国也成为世界图书销售增速最快的国家。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去年发布的报告,中国纸书市场连续三年增长8%-10%。《2017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超800亿。实体书店开始正视时代的变化,将“生活方式”“城市标杆”“体验”,甚至是“美学”的功能作为书店的一部分。诸如《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和《朗读者》等多档文化类节目也接连“火”遍电视屏幕和社交网络,同名图书亦持续畅销。唐诗宋词、文学名著的美,重新唤起国人的诗心和对文学的温柔记忆,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一个人人有书香、处处飘书香的书香社会正在逐步形成,人民的创造力正通过全民阅读的推进不断蔓延,涓滴凝聚,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少儿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希望


“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即使是泰戈尔般文坛泰斗,也反思“人生读书少年始”。少年儿童不仅是全民阅读的基础与中坚,而且是全民阅读的希望和未来。对此,《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大力促进少年儿童阅读”,加强中小学书香校园文化建设,重点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贫困家庭儿童等儿童群体的基本阅读需求,建设“少年儿童阅读工程”。

  


2017年11月19日,为期3天的“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闭幕。本届童书展吸引了360余家国内外童书出版和文化创意机构参展,来自全球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位童书作家、插画家和出版专业人士汇聚展会;参展中外最新童书超过6万余种,为孩子们奉献了一场阅读盛宴。当前我国少儿阅读的现状到底如何?2017年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知心姐姐》杂志发布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过半孩子没有时间阅读,“学业重,没有时间和精力”仍然是阻碍孩子阅读的首要原因;孩子期待“我的阅读我作主”,家长对孩子的自主选择深感忧虑;“选书难”成为孩子、教师和家长共同的迷茫。儿童阅读教育仍面临着阅读辅导力量不够,部分教师自身能力不足,家长行动力较差等痛点。

  

“儿童分级阅读”更是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光明日报》发文呼吁建立科学合理的儿童分级阅读。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为儿童挑选图书时,56.0%的受访者感到困难,72.7%的受访者表示需要国家有关方面制定参考标准。对此,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朱自强认为,现阶段我国的儿童分级阅读还比较盲目,一些出版社仍明显存在分级不合适的情况。分级阅读意味着要制定标准,但不能把分级阅读教条化,要在实践中检验。最大的问题是明白究竟为谁做分级阅读,这需要我们充分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以其能力的发展为依据。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原总编辑李昕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分级宜粗不宜细,许多图书在亲子阅读的条件下是不需分级的。儿童时期利用其记忆优势多读多背(如古诗古文)可以使人终身受益,未必要完全读懂,但分级指导不应成为阅读选择的限制,也不应成为一种教辅行为,从而给儿童增加学习负担。中新网12月6日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PIRLS)5日发布2016年度研究结果,俄罗斯、新加坡分居第1及第2位,中国香港排名由上次研究的第1位下跌至第3位。英国哲学家洛克说,“国家的幸福与繁荣也靠儿童具有良好的教育。”仅就此调研数据看,儿童阅读依然任重道远。


新型阅读正成为潮流


2017年是中国数字阅读迅猛发展的一年。2017年4月14日,在杭州召开的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2016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突破3亿,市场规模达120亿元。国家政策的扶持、阅读环境的形成、精品力作的推出和用户规模的拓展,这“四驾马车”拉动数字阅读行业持续增长。

  


在网上买一门课程正成为一种新的流行消费。近年来,在移动支付、互联网技术、消费升级的加持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内容付费来提升自我。去年,北大某教授一门网络课程价值3000万的消息刷遍朋友圈,喜马拉雅知识狂欢节单日成交破5000万,“分答”“知乎live”“得到”“豆瓣时间”等内容付费平台不断涌现,内容付费领域从最初的商业财经、技能培养等热门领域向更多更丰富的细分领域扩展。

  

然而,面对吃惯免费午餐的读者们,国内付费阅读仍存在着诸多困难。与国际市场情况脱节、完全不接轨是中国数字出版一直未能解决好的问题。对此,资深出版人李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从出版的角度谈到,在中国,优质数字出版物不能优价,使得传统出版机构没有动力向数字出版转型,这很大原因是中国数字出版物付费阅读的游戏规则是早年由民间的“自出版”网站制定的,将网上出版物一律以白菜价销售,以致于读者普遍不能接受付费阅读的合理价格(纸质图书价格的70—80%)。这恐怕需要在整个中国出版界统筹解决。

  


当下,中国正处于关键转型期,读书求知成为城市白领缓解焦虑的重要手段。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告诉本报,目前,就中国来讲,所有的知识付费本质上都是在出售焦虑。每个阶层,各种人群有不同的焦虑感,可以围绕这些焦虑感发展出不同的产品,供这些人去消费。人们认为可以通过购买这样的一些产品减轻他们的焦虑。知识付费红火了,因为大家都有这个需求。现在的知识付费,基本上都有一种速成心态,希望有一些诀窍或方法,能够在短期内达到一个效果。知识的作用机制不该如此,而应是一个更长期的机制。

 

 

“IP热”在2017年继续发酵,由网络文学改编的热播影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择天记》《楚乔传》《鬼吹灯》系列等掀起一波一波的话题。同时IP同质化、抄袭、炒作严重、资本盲目投入等一系列泛IP化问题也不断突显。“这实际上是一种双轮驱动”,在胡泳看来,“IP热”一方面是资本驱动,资本想从内容产业上赚到钱,因此就要求提供者提供能满足最大公约数的产品,通过市场的扩大,消费人群的扩张,资本就可以讲故事,挣到回报;另一方面,它本质上是市场营销行为,营销者会想方设法把自己产品的卖点提炼出来。因为资本与营销者看到的都是同样的东西,这两者共同作用必定导致一些领域会过热,产生同质的竞争。


多元时代如何阅读


如何评价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向本报表示,总体上我国国民阅读水平仍在不断提升,这从统计数据可以反映出来,阅读受到广泛重视,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读者层面,同时,阅读也越来越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纸质阅读,新的数字阅读以外,又发展出许多更新的阅读形式,比如微信阅读、微信群读书计划、打卡读书等通过社交方式进行的社交阅读,还有以讲书听书的方式,如樊登读书会、凯叔讲故事、逻辑思维的“得到”,以及喜马拉雅有声书等。阅读多元化形式已成为新的现象型的社会热点。

  


深度阅读与碎片化阅读之争仍不绝于耳。胡泳指出,深度阅读还是碎片化阅读本质上取决于读者的态度,跟人的主观选择有关。例如人们往往将手机上的阅读等同于碎片化阅读,作为一种阅读载体,手机完全也可以是非碎片化的,微信里也有相当严肃的公众号,推送很长的专业文章,而这些都取决于我们所关注的对象,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兴趣。在这样一个时代仍然可以坚持深层阅读。

  

数字化时代人们的阅读形式、阅读方式是有积极效应及价值的。在徐升国看来,像樊登读书会等讲书形式,把一本书压缩到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将书内容的精华讲给你听,对于部分人来说,有利于他们了解一些新书的信息和价值,等于起到了很好的导读作用,吸引了相当一部分人去阅读原书。这种阅读确实也存在着碎片化浅阅读的缺点与不足,因而在支持鼓励这些新的阅读形式的同时,也要有效地引导读者通过这些途径最终回归纸书阅读,回到深度阅读,这才是最有价值的一种阅读形式。

  


从鸡汤到家园有多远?正如去年《人民日报》刊文指出,要将阅读推向深入,必须尊重阅读规律,慎重选择领域,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完成不同阅读阶段的精神攀爬。变流于表面的零散阅读为主题阅读,从根本上提升阅读质量。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595期第1版,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大家都在看-

读书 | 莫迪亚诺:我们是,且一直是“战争的孩子”

读书 | 黄荭:边游边学,让心灵在路上

书单 | 这个月读什么?《百年战争简史》《超人类革命》《双面蓬皮杜》根本停不下来

长按二维码关注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社会科学报官网: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